欢迎来到翠华阁

登陆 / 用户注册 / 我的书架

翠华阁 > 其他小说 > 天香秘录 > 第五十章 瓷骨谜舟

底色 字色 字号

第五十章 瓷骨谜舟

    月光将泉州湾揉碎成满海银箔,墨天蹲在蟳埔村渔市码头的暗影里,指尖反复摩挲那片带着神秘齿痕的试釉片。潮声突然在第七个节拍走调,他看见漆黑的海面绽开成串琉璃珠泡,每颗珠泡里都悬浮着片德化白瓷——与昨夜新闻中元代沉船打捞的瓷片分毫不差。

    “真正的坐标在簪花围里。”小香猝然扯落渔妇刚簪好的素馨花环,带着咸味的花瓣扑簌簌跌在她耳后裂纹处。梅子青釉色突然洇出血丝,花市尽头的银饰叮当声霎时绷紧,惠安女们发髻上的明月铛齐刷刷转向刺桐港方向。

    古船厂遗址的牡蛎壳在月光下泛着森森冷光。当墨天踩碎第三十七片蛎壳时,铁锈味混着桐油香突然刺入鼻腔。小香将试釉片楔入半朽的桅杆裂缝,斑驳的船钉竟如活物般挣脱束缚,在空中拼出半幅“水密隔舱”构造图,残缺处与墨天手机推送的沉船照片完美咬合。

    “宋元海船的龙骨不食人间烟火。”沙哑嗓音从蛎壳堆深处渗出,驼背老者烟锅里的星火竟是烧红的瓷土,“三十六姓船匠用德化白瓷烧制船灵骨,才镇得住东海那尾吞舟的蛟。”

    滩涂在退潮时发出瓷器开片的脆响。墨天脚下“礁石”忽然蠕动,半张覆满藤壶的瓷质人面破土而出——这正是《天工开物》失传篇目记载的“镇船俑”。小香发间的绒花簪倏地刺入俑眼,整片海岸线开始痉挛,三十六尊瓷俑破沙而出,手中罗盘磁针疯转着指向洛阳桥。

    子时的洛阳桥上,石狮瞳孔蒙着翳。墨天掌心北斗七星图触到桥栏蛎壳时骤然发烫,月光在桥墩处诡异地截断。浑浊江水中,北宋沉江的“筏型基础”正浮出水面,每根松木都覆着德化白瓷烧制的龙鳞,鳞片缝隙渗出蓝荧荧的磷火。

    “这些松木里睡着造桥匠的三魂七魄。”老者烟杆搅动江心漩涡,无数瓷质算筹浮出水面,“要解沉船局,先得破了蔡襄的筑桥阵。”

    小香跃上浮木的瞬间,瓷鳞片发出编钟清鸣。第七步落定时,江底腾起三十六盏白瓷灯,灯影在桥底投射出谶语:“三分明月夜,七分在瓷舟。”

    墨天抓起染血的试釉片划开掌心。血珠坠江刹那,七十二桥墩迸射象牙白光,光幕交织成二十丈宋代宝船虚影。甲板上“泉司”封条的瓷罐齐齐炸裂,涌出的竟是染着珊瑚血丝的白瓷残片。

    手机推送的南海直播画面里,潜水员面罩突然绽开血色珊瑚。当镜头扫过那个渗血的“泉司”瓷盘时,小香颈间裂纹已蔓延至锁骨,梅子青釉色里浮出刺桐港古航道图。她扯断红绳的瞬间,宋代贝币坠江激起三十六道漩涡,瓷质牵星板自漩涡中心升起,北斗杓柄正指向星图缺失的方位。

    “下潜!”小香拽着墨天跃入漩涡核心。瓷质舱体闭合时,成群青花瓷鱼亮起钴蓝纹路,鱼群汇成的航路与元代《海道针经》记载的暗线完全重合。

    沉船残骸中,十二道瓷质水密隔舱浮现凸起的活字——正是当年船匠烧入瓷骨的航海水书。当小香将发簪刺入舱壁裂缝时,整艘沉船发出钧窑开窑时的凤鸣,生着珊瑚血丝的瓷片聚合成十丈高的骨瓷巨人,胸腔里的玉质更漏开始滴落血珠。

    “以血养瓷,乘舟忘川。”瓷骨巨人挥动牵星板化作的长矛时,墨天掌心的天枢星印骤然发亮——那抹龙泉窑特有的梅子青,正是失踪多年的家窑掌火人留给他最后的印记。

好书推荐:

友情链接:

儒学书屋 吞噬星空2起源大陆 浏览屋 YY文轩 漫客文学 无忧书苑 草香文学 博弈书屋 旺仔书屋 巨浪阁 旺仔书屋 百文斋 替身受假死之后最新章节 百文斋 巨浪阁 那年花开1981

设置

字体样式
字体大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