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 30 章
一个简简单单的语音词硬是让刘嬛愣了一瞬。她看向秦先生,眨了眨眼睛,笑着说:“那,走起?”
刘嬛与秦先生大大方方的跟着青年来到一户不起眼的人家门外,听青年自报家门:太史令之子,司马迁。
司马迁,那个安辨太史公是雄雌的司马迁?抱歉,才看过那位宫刑的仁兄的案卷,刘嬛一下子就想到了这个。
大概是之前有预约,司马迁很顺利进门了。
刘嬛的法术并非光影对视觉的欺骗,而是在认知层面的混淆。他们的影像投射入世人的眼眸,大脑却无法正确识别他们的身份。人们会为他们匹配合理的身份。比如在大街上,他们是不值得被记忆、不可碰撞的路人。比如在上林苑,在不知情的人眼中,逐风就是一匹普普通通的马。比如眼下,主人家把他们当成了司马迁的友人,或者仆从什么的,让他们进了门,一路畅通无阻,见到了卧病在床的老主人。他们在一旁落座,还有仆人奉上茶水、点心。而在司马迁的眼中,他们大约是主家的年轻后辈,或是重要仆人吧。
在床榻上接待客人无疑是失礼的。这位从秦皇时期一直活到现在的医官,真的无法起身了。夏无且已经老得不成样子。他松弛的皮肉看不出丝毫年轻时的模样,浑浊的眼睛没有聚焦,大约已经看不见了。他的呼吸带着年迈之人特有的腐朽味道。他的声音还算洪亮,对应的,与他说话,要用更大的声音吼回去。
刘嬛往身旁的看了一眼。方才在闹市,秦先生周身便弥漫着一种紧绷的气息。他什么都没说,刘嬛还是能感觉到,他很不高兴。进了夏家的门,越是往里走,秦先生身侧的低气压越重。此时,那种让人不安的气息突然就散了。他看着眼前风烛残年的老人,脸上似有追忆,似有无奈。
“有传言说,夏无且偷吃了秦始皇的长生不老药。看他老朽的模样,要么传言是假,要么药是假的。”刘嬛捅了捅秦先生,仗着别人对她视而不见听而不闻,大声蛐蛐。
“无稽之谈。”秦先生瞪了她一眼,斥道。
夏无且似乎侧了侧脑袋。老人家的脑袋一直在微微颤抖,不知是体虚无力支撑头颅,还是神经系统出了问题。
司马迁打开怀抱着的布囊,里头果然是一卷竹简。他展开竹简,对夏无且念出,不,是吼出他为荆轲写的传记。司马迁吼上几句就要缓口气,通篇吼完,已是累得够呛。
夏无且的脑袋颤啊颤,也不知听没听见。
“真的吗?满朝官员冷眼旁观秦王独斗刺客,只有小小医官扔了药囊?”刘嬛在一旁问道。
“确有其事。”秦先生眉头微蹙,似有不悦,“没砸中。满地药渣子,滑脚。”
“如此说来,无且爱不爱秦王不知道,秦王是真爱无且呀。”刘嬛呲个大牙,笑得十分猥琐。
秦先生眯起眼眸,目光如刀。
“开个玩笑嘛。千金买骨,我懂。”刘嬛摇了摇头,“我还以为,发生这种事,会有人以身挡剑,或者抱着刺客的大腿不松手呢。士大夫的忠诚哟~”
秦先生眉头微蹙,似乎想说什么。
“挺好的。”刘嬛轻笑一声,“忠义是美好的品格,而非人的本能。令人为之效死,是君主的魅力,而非与生俱来的权力。人不是生来就该为谁而死。读书果然明理。”
秦先生目光忪愣,似有所悟。
“君带了贵客吗?”苍老的声音忽然响起。
“没,我就一个人。”司马迁疑惑的回答。
刘嬛与秦先生皆是一惊,看向唯一的老人。只见夏无且浑浊的双眼直勾勾的对着他们的方向。说实话,这有点儿吓人。
沉默了一会儿,刘嬛低低笑了一声,道:“曾听人说,孩童和将死之人的眼睛能看见不同寻常的事物,原来是真的。”被发现了又怎么样?我妖邪也!
回应刘嬛的,是司马迁跳起来的身影,以及毫无气势的质问:“你、你怎么在这儿?!”
“我一直在啊,跟着你来的。”刘嬛理所当然的说。
司马迁眼睛瞪得好似铜铃。他努力的回想,惊惧的发现,来的路上,身后好像真的跟着什么人。他竟然没觉得不对!他怎么想的来着?街上有其他人再正常不过了,不值得在意。这世道本就不安稳。哪怕是天子脚下,哪怕是官宦子弟,独行于市都可能一去不返。他司马迁可是有过出门游学经验的,怎么这么不小心!
“你!你对我做了什么?!”司马迁惊呼。
“没人告诉过你?我们都会点儿迷惑人心的本事。”刘嬛答道。
“贵客在此吗?”司马迁还不知道如何应对,耳聋眼瞎的夏无且还在添乱。他不只说话,还伸出手,颤颤巍巍的,似乎在摸索什么。
司马迁小心翼翼的看向夏无且,迟疑且愧疚。他咬牙上前,撑着颤抖的腿,对刘嬛鞠了一躬,道:“若在下有冒犯淑女之处,在下愿一力承当,请淑女不要牵连他人。夏翁年事已高,经不起波折,请淑女高抬贵手。”
偏偏就是这个时候,夏无且摸索的动作太大,经失了平衡,竟一头栽下床榻。司马迁大惊,想要救援,却已来不及。焦急之下,他腰肢扭转,双手蒙伸,脚下一绊,摔了个乱七八糟。
一双骨节分明的大手攥住了老人枯瘦的双臂,轻松的将老人干瘪的身体拎起来,放回床上。夏无且下意识摸向那人的方向,只有顺滑的布料从指尖滑过。
老人喘了好几口气,用沙哑的声音问:“贵客,您是我的故人吗?”
“不是。”秦先生回答。
“您听起来,像我的一位故人。”夏无且执着的说。
“你听错了。”秦先生冷漠的说。
夏无且一愣,似有所悟。
司马迁趴在地上,顾不得起身,就那么看着他们,若有所思。
刘嬛走到司马迁旁边,迟疑道:“要把你像那样拎起来吗?”
司马迁:……!
司马迁手忙脚乱的滚了两圈,远离了刘嬛,然后在站起来。他左瞧瞧右看看,见两位诡物没有伤人的意思,又见另外几位都不打算开口,就小心翼翼的问,能不能继续讨论他的书稿。
咦?夏无且明明答应了,表情怎么好像很勉强的样子?
夏无且年高,之前的书稿怕是已经不记得了。司马迁仔仔细细的又吼了一遍。夏无且一会儿点头,一会儿摇头,却始终不肯开口,也不知到底是什么意思。
“你刚刚说,杀了荆轲,秦王‘目眩良久’,为什么?他晕什么?”刘嬛好奇的问。
司马迁一瞬间蹦出“累了”“愤怒”等原因,在他说出口之前,他听见一句“晕针吗?”晕、晕啥?
“姓刘的!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辈!”一声暴喝吓得司马迁与夏无且一哆嗦,却是那高大诡物指着刘嬛怒斥。
“你也知道,我,姓刘的,祖传。”刘嬛不怕恼怒的秦先生,轻描淡写的说。
秦先生冷冷的盯着刘嬛。而那小小女童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模样,确实颇有刘氏之风。
司马迁后知后觉的看向书简,找到那句“秦王目眩良久”,端详半天,越看越别扭,终于拿出刀笔,将这一句改成了笼统的“秦王不怡者良久”。
既然作者已经改掉了有争议的句子,就没什么好讨论的了。
通篇《荆轲列传》,夏无且没提出丁点儿异议,好像司马迁写得就是事实。这传了好几手的资料就这么准确?司马迁心里犯合计,却又不好难为老人家。他热情的表示,他将要写秦始皇的传记,到时候再来向夏无且请教。
夏无且当场表演了一个癫痫发作,抽得跟鬼上身似的。司马迁被夏家人赶了出来,怕是不好再上门了。
司马迁抱着书简,看着在眼前拍上的大门,万般无奈。
“写的不错。你还写了什么?借来瞧瞧。”刘嬛期待的看着司马迁。
司马迁正要说什么,忽然发现不对劲——怎么少了一个?!
“刚刚那位——”
“不开心,先走了。”刘嬛随意的说。她眨了眨大大的眼睛,继续期待满满的盯着司马迁。
司马迁被刘嬛看得不自在,很想义正词严的拒绝,可是,他不敢。再说方才两只诡物透露的信息……司马迁把脑子转冒烟了,也没想出,眼前的女童是哪位早夭的公主,或者宗室女。诡物+皇室双重BUFF压得司马迁反驳无能。
怎么办?总不能带诡物回家看书吧?司马迁不得已使出拖字诀,他小心翼翼的说,其它的书稿还未完成,需要时间。那诡物放他回家了,也不知是信了他那番话,还有打起了旁的主意。
刘嬛不知自己被司马迁认作诡物。她照例鼓励司马迁好好写小说,再次得到“我不是小说家”的反驳,放了能持续产粮的作者大大。
刘嬛与秦先生大大方方的跟着青年来到一户不起眼的人家门外,听青年自报家门:太史令之子,司马迁。
司马迁,那个安辨太史公是雄雌的司马迁?抱歉,才看过那位宫刑的仁兄的案卷,刘嬛一下子就想到了这个。
大概是之前有预约,司马迁很顺利进门了。
刘嬛的法术并非光影对视觉的欺骗,而是在认知层面的混淆。他们的影像投射入世人的眼眸,大脑却无法正确识别他们的身份。人们会为他们匹配合理的身份。比如在大街上,他们是不值得被记忆、不可碰撞的路人。比如在上林苑,在不知情的人眼中,逐风就是一匹普普通通的马。比如眼下,主人家把他们当成了司马迁的友人,或者仆从什么的,让他们进了门,一路畅通无阻,见到了卧病在床的老主人。他们在一旁落座,还有仆人奉上茶水、点心。而在司马迁的眼中,他们大约是主家的年轻后辈,或是重要仆人吧。
在床榻上接待客人无疑是失礼的。这位从秦皇时期一直活到现在的医官,真的无法起身了。夏无且已经老得不成样子。他松弛的皮肉看不出丝毫年轻时的模样,浑浊的眼睛没有聚焦,大约已经看不见了。他的呼吸带着年迈之人特有的腐朽味道。他的声音还算洪亮,对应的,与他说话,要用更大的声音吼回去。
刘嬛往身旁的看了一眼。方才在闹市,秦先生周身便弥漫着一种紧绷的气息。他什么都没说,刘嬛还是能感觉到,他很不高兴。进了夏家的门,越是往里走,秦先生身侧的低气压越重。此时,那种让人不安的气息突然就散了。他看着眼前风烛残年的老人,脸上似有追忆,似有无奈。
“有传言说,夏无且偷吃了秦始皇的长生不老药。看他老朽的模样,要么传言是假,要么药是假的。”刘嬛捅了捅秦先生,仗着别人对她视而不见听而不闻,大声蛐蛐。
“无稽之谈。”秦先生瞪了她一眼,斥道。
夏无且似乎侧了侧脑袋。老人家的脑袋一直在微微颤抖,不知是体虚无力支撑头颅,还是神经系统出了问题。
司马迁打开怀抱着的布囊,里头果然是一卷竹简。他展开竹简,对夏无且念出,不,是吼出他为荆轲写的传记。司马迁吼上几句就要缓口气,通篇吼完,已是累得够呛。
夏无且的脑袋颤啊颤,也不知听没听见。
“真的吗?满朝官员冷眼旁观秦王独斗刺客,只有小小医官扔了药囊?”刘嬛在一旁问道。
“确有其事。”秦先生眉头微蹙,似有不悦,“没砸中。满地药渣子,滑脚。”
“如此说来,无且爱不爱秦王不知道,秦王是真爱无且呀。”刘嬛呲个大牙,笑得十分猥琐。
秦先生眯起眼眸,目光如刀。
“开个玩笑嘛。千金买骨,我懂。”刘嬛摇了摇头,“我还以为,发生这种事,会有人以身挡剑,或者抱着刺客的大腿不松手呢。士大夫的忠诚哟~”
秦先生眉头微蹙,似乎想说什么。
“挺好的。”刘嬛轻笑一声,“忠义是美好的品格,而非人的本能。令人为之效死,是君主的魅力,而非与生俱来的权力。人不是生来就该为谁而死。读书果然明理。”
秦先生目光忪愣,似有所悟。
“君带了贵客吗?”苍老的声音忽然响起。
“没,我就一个人。”司马迁疑惑的回答。
刘嬛与秦先生皆是一惊,看向唯一的老人。只见夏无且浑浊的双眼直勾勾的对着他们的方向。说实话,这有点儿吓人。
沉默了一会儿,刘嬛低低笑了一声,道:“曾听人说,孩童和将死之人的眼睛能看见不同寻常的事物,原来是真的。”被发现了又怎么样?我妖邪也!
回应刘嬛的,是司马迁跳起来的身影,以及毫无气势的质问:“你、你怎么在这儿?!”
“我一直在啊,跟着你来的。”刘嬛理所当然的说。
司马迁眼睛瞪得好似铜铃。他努力的回想,惊惧的发现,来的路上,身后好像真的跟着什么人。他竟然没觉得不对!他怎么想的来着?街上有其他人再正常不过了,不值得在意。这世道本就不安稳。哪怕是天子脚下,哪怕是官宦子弟,独行于市都可能一去不返。他司马迁可是有过出门游学经验的,怎么这么不小心!
“你!你对我做了什么?!”司马迁惊呼。
“没人告诉过你?我们都会点儿迷惑人心的本事。”刘嬛答道。
“贵客在此吗?”司马迁还不知道如何应对,耳聋眼瞎的夏无且还在添乱。他不只说话,还伸出手,颤颤巍巍的,似乎在摸索什么。
司马迁小心翼翼的看向夏无且,迟疑且愧疚。他咬牙上前,撑着颤抖的腿,对刘嬛鞠了一躬,道:“若在下有冒犯淑女之处,在下愿一力承当,请淑女不要牵连他人。夏翁年事已高,经不起波折,请淑女高抬贵手。”
偏偏就是这个时候,夏无且摸索的动作太大,经失了平衡,竟一头栽下床榻。司马迁大惊,想要救援,却已来不及。焦急之下,他腰肢扭转,双手蒙伸,脚下一绊,摔了个乱七八糟。
一双骨节分明的大手攥住了老人枯瘦的双臂,轻松的将老人干瘪的身体拎起来,放回床上。夏无且下意识摸向那人的方向,只有顺滑的布料从指尖滑过。
老人喘了好几口气,用沙哑的声音问:“贵客,您是我的故人吗?”
“不是。”秦先生回答。
“您听起来,像我的一位故人。”夏无且执着的说。
“你听错了。”秦先生冷漠的说。
夏无且一愣,似有所悟。
司马迁趴在地上,顾不得起身,就那么看着他们,若有所思。
刘嬛走到司马迁旁边,迟疑道:“要把你像那样拎起来吗?”
司马迁:……!
司马迁手忙脚乱的滚了两圈,远离了刘嬛,然后在站起来。他左瞧瞧右看看,见两位诡物没有伤人的意思,又见另外几位都不打算开口,就小心翼翼的问,能不能继续讨论他的书稿。
咦?夏无且明明答应了,表情怎么好像很勉强的样子?
夏无且年高,之前的书稿怕是已经不记得了。司马迁仔仔细细的又吼了一遍。夏无且一会儿点头,一会儿摇头,却始终不肯开口,也不知到底是什么意思。
“你刚刚说,杀了荆轲,秦王‘目眩良久’,为什么?他晕什么?”刘嬛好奇的问。
司马迁一瞬间蹦出“累了”“愤怒”等原因,在他说出口之前,他听见一句“晕针吗?”晕、晕啥?
“姓刘的!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辈!”一声暴喝吓得司马迁与夏无且一哆嗦,却是那高大诡物指着刘嬛怒斥。
“你也知道,我,姓刘的,祖传。”刘嬛不怕恼怒的秦先生,轻描淡写的说。
秦先生冷冷的盯着刘嬛。而那小小女童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模样,确实颇有刘氏之风。
司马迁后知后觉的看向书简,找到那句“秦王目眩良久”,端详半天,越看越别扭,终于拿出刀笔,将这一句改成了笼统的“秦王不怡者良久”。
既然作者已经改掉了有争议的句子,就没什么好讨论的了。
通篇《荆轲列传》,夏无且没提出丁点儿异议,好像司马迁写得就是事实。这传了好几手的资料就这么准确?司马迁心里犯合计,却又不好难为老人家。他热情的表示,他将要写秦始皇的传记,到时候再来向夏无且请教。
夏无且当场表演了一个癫痫发作,抽得跟鬼上身似的。司马迁被夏家人赶了出来,怕是不好再上门了。
司马迁抱着书简,看着在眼前拍上的大门,万般无奈。
“写的不错。你还写了什么?借来瞧瞧。”刘嬛期待的看着司马迁。
司马迁正要说什么,忽然发现不对劲——怎么少了一个?!
“刚刚那位——”
“不开心,先走了。”刘嬛随意的说。她眨了眨大大的眼睛,继续期待满满的盯着司马迁。
司马迁被刘嬛看得不自在,很想义正词严的拒绝,可是,他不敢。再说方才两只诡物透露的信息……司马迁把脑子转冒烟了,也没想出,眼前的女童是哪位早夭的公主,或者宗室女。诡物+皇室双重BUFF压得司马迁反驳无能。
怎么办?总不能带诡物回家看书吧?司马迁不得已使出拖字诀,他小心翼翼的说,其它的书稿还未完成,需要时间。那诡物放他回家了,也不知是信了他那番话,还有打起了旁的主意。
刘嬛不知自己被司马迁认作诡物。她照例鼓励司马迁好好写小说,再次得到“我不是小说家”的反驳,放了能持续产粮的作者大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