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八章 万家灯火照归途
“醒醒,墨霆…该启程了。”
王墨霆在朦胧中感到左臂发麻,有什么温暖的东西正压在上面。
他下意识收拢手臂,指尖立刻陷入丝绸般柔顺的发丝中。
大梦初醒的王墨霆还未对现状做出反应,只听见身旁传来一段轻语。
“墨霆,你昨夜好霸道啊!”冷月霜的声音将他拉回现实。
她支着身子,中衣领口歪斜露出一截锁骨,上面还有压出的红痕。
“我不过抱了你一下,你就直接把我抱进帐篷了。”
王墨霆猛地坐起,毯子从身上滑落。
帐篷里还残留着昨夜沾上的草叶清香,角落里并排放着两个空酒壶——难怪后来记忆模糊。
“我…他喉结滚动,瞥见她手腕上淡淡的指痕,显然是自己昨晚情急之下留下的。
那些零碎画面突然连成片段:她笑着挣扎说要回自己帐篷,而他直接把人打横抱起…
冷月霜忽然凑近,鼻尖几乎贴上他的:“现在知道怕了?昨晚说‘我的帐篷更暖和’的时候,可没见你这般慌张。”
她指尖划过他紧绷的下颌线,“还是说…你酒醒之后就不认账了?”
晨光透过帆布照进来,能看见浮动的微尘。
“我会负责的。”
他忽然抓住她作乱的手,掌心相贴时感受到她加速的脉搏,“但是冷月,如若你真的不愿,以你的身手…“
话未说完就被轻笑打断。
冷月霜反手与他十指相扣,另一只手抚上他衣襟:“那你猜猜,我为什么任由你抱着走了一路?”
指尖停在心口处,“为什么…没挣开你攥着不放的手?”
帐外马儿突然嘶鸣,惊起几只山雀。扑棱棱的振翅声里,王墨霆看清她眼底自己的倒影——原来昨夜星空,早就坠在这双眸子里了。
“嗯,咱们走吧。该上路了…”
王墨霆不敢在想什么,他将自己先前所说的话深埋心中。
车轮碾过官道的声响规律而沉闷,王墨霆坐在马车左侧,脊背挺得笔直,目光始终望向窗外不断后退的景色。
冷月霜斜倚在右侧软垫上,指尖卷着一缕发丝,时不时瞥向那个故作镇定的男人。
“墨霆。”
她忽然开口,声音里带着慵懒的笑意,“你打算一整天都这样盯着外面看吗?”
王墨霆的肩膀几不可察地僵了一下,“路途遥远,看看风景解闷。”
“可我觉得闷得很。”冷月霜故意拖长音调,指尖轻轻敲击窗框,“不如你讲个故事?”
马车突然碾过一块碎石,剧烈颠簸让冷月霜整个人向左倾斜。
“当心!”
他几乎是本能地伸手,一只手臂环住她的肩膀,另一只手撑住车厢壁稳住身形。
冷月霜整个人扑进他怀里,脸颊贴在他的胸膛上,能清晰地听见他急促的心跳声。
“抱…抱歉。”
王墨霆声音微哑,却没有立即松开手。
冷月霜仰头看他,从这个角度能瞧见他紧绷的下颌线和微微泛红的耳尖。
她眨了眨眼,忽然起了玩心,不但没起身,反而在他怀里蹭了蹭:“这路也太颠了,我头晕。”
王墨霆明知道她在装模作样,却还是调整了坐姿,让她靠得更舒服些。
他的手臂僵硬地环着她,像是抱着什么易碎的珍宝。
车夫在外面高声道歉:“几位客官对不住了!这段路碎石多,再往前就平整了。”
冷月霜偷偷睁开一只眼,发现王墨霆正望着窗外出神,目光涣散无焦。
她忍不住弯了弯唇角,指尖轻轻戳了戳他的胸口:“喂,你还没给我讲故事呢。”
王墨霆垂眸看她,喉结滚动了一下:“嗯…你想听什么?”
“就讲讲…”她眼珠一转,“你第一次释放魔法是什么时候?”
傍晚时分,马车驶入一座繁华小镇。
“两位客官来得巧!”客栈老板热情招呼,“今日正逢庙会,街上可热闹了!”
冷月霜眼睛一亮,转头看向王墨霆,眸中满是期待。
王墨霆原本打算在客栈休息,但被她这么一看,拒绝的话怎么也说不出口。
“一个时辰。”他妥协道,“明天还要赶路,不能太晚。”
庙会比想象中还要热闹。
街道两旁摆满了小摊,卖糖人的、卖首饰的、卖各色小吃的,吆喝声此起彼伏。
行人摩肩接踵,王墨霆不得不时刻注意冷月霜不被挤散。
“墨霆,你看这个!”冷月霜在一个卖首饰的摊前停下,拿起一支银簪。
簪头是一朵精致的茉莉,与她身上的香气相得益彰。
王墨霆站在她身后,看她将簪子比在发间,转头问他:“好看吗?”
灯火阑珊处,她眸中映着万千光华。
他喉结微动,轻声道:“好看。”
摊主是个精明的老太太,立刻笑道:“公子好眼光!这簪子配这位姑娘再合适不过了。买下送给心上人吧?”
王墨霆耳根一热,冷月霜也红了脸。
但出乎意料的是,他竟真的掏钱买下了簪子。
“转身。”他低声道。
冷月霜乖乖转身,感觉他的手指轻轻穿过她的发丝,小心翼翼地将簪子别上。
他的动作很轻,像是怕弄疼她,指尖偶尔擦过她的头皮,引起一阵细微的战栗。
“好了。”
王墨霆的声音有些哑。
冷月霜抬手摸了摸发间的簪子,转身冲他嫣然一笑:“谢谢。”
回客栈的路上,两人都没说话,但气氛不再尴尬,反而有种默契的宁静。
经过一个卖糖画的摊子时,冷月霜突然拉住王墨霆的袖子:“我要那个龙形状的!”
王墨霆给她买了糖画,又在她吃得满嘴糖渍时无奈地递上手帕:“擦擦嘴角。”
冷月霜接过手帕,指尖相触的瞬间,两人都像被烫到一般微微一颤。
夜色渐深,街上的行人开始散去,王墨霆轻声道:“回去吧。”
冷月霜点点头,却在转身时悄悄勾住了他的小指。
王墨霆没有挣脱…
三日过后,长安城的轮廓终于出现在地平线上。
夕阳西沉,整座城池却仿佛被镀上一层金辉,灯火渐次点亮,宛如星河倾泻人间。
“这就是…长安?那座不夜城么?”冷月霜趴在车窗上,眸中映着远处璀璨的灯火,满是惊叹。
王墨霆望着她的侧脸,唇角不自觉扬起:“应该是吧。”
马车驶入城门,喧嚣声扑面而来。
街道两侧商铺林立,酒旗招展,行人如织,比他们沿途见过的任何一座城镇都要繁华数倍!
“刘姨!可算把您盼来了!”
一道清亮的女声从街角传来,王墨霆和冷月霜循声望去,只见一位约莫三十五六岁的妇人快步走来。
她身着素色棉布襦裙,发间只簪一支木钗,腰间系着青布围裙,手上还沾着些许面粉,显然是刚从灶间出来。
“阿芙!”刘婆婆笑吟吟地迎上去,两人亲热地挽着手臂,“你这丫头,怎么亲自来了?不是说让你家小子来接就行?”
赵芙——也就是刘婆婆的侄女——擦了擦手上的面粉,有些不好意思地笑道:“明诚今天在学堂帮先生整理书册,我想着反正面也发好了,干脆自己来接您。”
她这才注意到站在一旁的王墨霆和冷月霜,眼中闪过一抹讶色,“这两位是……”
“这位是老身路上结识的一位小友,另一位就是之前给你在书信上写的故人之后。”
刘婆婆拍了拍赵芙的手背,“墨霆,月霜,这是老身的侄女赵芙,在长安西市开了间小面馆。”
赵芙连忙行了一礼:“二位既是刘姨的亲近之人,便是我们家的贵客。”
她看了看天色,“时候不早了,咱们先回家吧?面还在灶上发着呢,今晚给刘姨接风,我做她最爱吃的羊肉馎饦。”
赵芙的家在长安城西的安仁坊,虽不是繁华地段,但胜在清净。
穿过几条青石板小巷,一行人来到一处朴素的宅院前。
院墙是用青砖砌成的,门楣上挂着块樟木匾,上书“静安居”三个端正的楷字。
赵芙推开斑驳的木门,里面是个收拾得井井有条的小院,墙角种着几株月季,一架葡萄藤爬满了半边院墙。
“寒舍简陋,让二位见笑了。”赵芙有些不好意思地引着众人进屋。
“东厢房已经收拾好了给刘姨住,西厢还有两间空着的,二位若不嫌弃…”
“已经很好了。”冷月霜真诚地说。
比起沿途住过的客栈,这处小院反倒让她觉得格外亲切。
正说着,院门又被推开,一个身着青色学子服的少年匆匆跑了进来。
“娘!我回来了!”
少年约莫十六七岁,肩上还背着书箱,额头上挂着细密的汗珠。
看到院中众人,他立刻整了整衣冠,恭恭敬敬地行礼:“学生赵明诚,见过诸位长辈。”
刘婆婆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缝:“明诚都长这么高了!上次见你时还是个拖着鼻涕的小娃娃呢!”
赵明诚不好意思地挠挠头,转向王墨霆和冷月霜时,眼中带着真诚的好奇:“二位是…”
“这是王公子和冷姑娘,”赵芙介绍道:“是刘婆婆的贵客,以后会住在西厢客房。”
赵明诚立刻郑重地行了一个书生礼:“寒门简陋,招待不周之处,还望二位海涵。”
王墨霆见他举止有度,心生好感:“赵小兄弟在哪个学堂读书?”
“回王公子的话,学生在崇文馆就学。”提到学堂,赵明诚眼中闪着光,“今日正巧是韩先生讲《论语》,所以回来得晚了些。”
冷月霜注意到他书箱边露出的一角书册,好奇道:“这是什么书?”
赵明诚小心翼翼地取出一本手抄册子:“这是学生整理的《诗经》注疏,韩先生说…”
“好了好了,”赵芙笑着打断儿子,“先让客人歇息,有什么学问上的事,晚饭后再聊不迟。”她转向王墨霆二人,“二位先去西厢安顿,我去灶上看看晚饭。明诚,去井边打些水来给客人洗漱。”
西厢房虽然简朴,但收拾得一尘不染。
冷月霜的房间窗下摆着一个小巧的梳妆台,台上放着一盏铜镜和一把木梳;王墨霆的房里则有一张书案,案上整齐地摆放着笔墨纸砚。
“这赵家母子,倒是难得的实在人。”王墨霆帮冷月霜放好行李,低声道。
冷月霜点点头,推开窗户。
夕阳的余晖洒在院中的葡萄架上,赵明诚正在井边打水,动作利落却不失文雅。
远处灶间飘来阵阵面香,隐约能听到赵芙和刘婆婆的说笑声。
这样温馨平凡的家庭氛围,是她在域外多年很少感受到的。
“墨霆,”她忽然转身,眼中带着少见的柔和,“今晚我想尝尝赵夫人做的羊肉馎饦。”
王墨霆看着她被夕阳镀上一层金边的侧脸,不自觉地放柔了声音:“好。”
院中传来赵明诚清朗的读书声,与灶间的炊烟一起,袅袅升向长安的夜空。
冷月霜搭上他的掌心,指尖微凉。
长安的夜风拂过,带着淡淡的花香。
他们的故事,才刚刚开始…
王墨霆在朦胧中感到左臂发麻,有什么温暖的东西正压在上面。
他下意识收拢手臂,指尖立刻陷入丝绸般柔顺的发丝中。
大梦初醒的王墨霆还未对现状做出反应,只听见身旁传来一段轻语。
“墨霆,你昨夜好霸道啊!”冷月霜的声音将他拉回现实。
她支着身子,中衣领口歪斜露出一截锁骨,上面还有压出的红痕。
“我不过抱了你一下,你就直接把我抱进帐篷了。”
王墨霆猛地坐起,毯子从身上滑落。
帐篷里还残留着昨夜沾上的草叶清香,角落里并排放着两个空酒壶——难怪后来记忆模糊。
“我…他喉结滚动,瞥见她手腕上淡淡的指痕,显然是自己昨晚情急之下留下的。
那些零碎画面突然连成片段:她笑着挣扎说要回自己帐篷,而他直接把人打横抱起…
冷月霜忽然凑近,鼻尖几乎贴上他的:“现在知道怕了?昨晚说‘我的帐篷更暖和’的时候,可没见你这般慌张。”
她指尖划过他紧绷的下颌线,“还是说…你酒醒之后就不认账了?”
晨光透过帆布照进来,能看见浮动的微尘。
“我会负责的。”
他忽然抓住她作乱的手,掌心相贴时感受到她加速的脉搏,“但是冷月,如若你真的不愿,以你的身手…“
话未说完就被轻笑打断。
冷月霜反手与他十指相扣,另一只手抚上他衣襟:“那你猜猜,我为什么任由你抱着走了一路?”
指尖停在心口处,“为什么…没挣开你攥着不放的手?”
帐外马儿突然嘶鸣,惊起几只山雀。扑棱棱的振翅声里,王墨霆看清她眼底自己的倒影——原来昨夜星空,早就坠在这双眸子里了。
“嗯,咱们走吧。该上路了…”
王墨霆不敢在想什么,他将自己先前所说的话深埋心中。
车轮碾过官道的声响规律而沉闷,王墨霆坐在马车左侧,脊背挺得笔直,目光始终望向窗外不断后退的景色。
冷月霜斜倚在右侧软垫上,指尖卷着一缕发丝,时不时瞥向那个故作镇定的男人。
“墨霆。”
她忽然开口,声音里带着慵懒的笑意,“你打算一整天都这样盯着外面看吗?”
王墨霆的肩膀几不可察地僵了一下,“路途遥远,看看风景解闷。”
“可我觉得闷得很。”冷月霜故意拖长音调,指尖轻轻敲击窗框,“不如你讲个故事?”
马车突然碾过一块碎石,剧烈颠簸让冷月霜整个人向左倾斜。
“当心!”
他几乎是本能地伸手,一只手臂环住她的肩膀,另一只手撑住车厢壁稳住身形。
冷月霜整个人扑进他怀里,脸颊贴在他的胸膛上,能清晰地听见他急促的心跳声。
“抱…抱歉。”
王墨霆声音微哑,却没有立即松开手。
冷月霜仰头看他,从这个角度能瞧见他紧绷的下颌线和微微泛红的耳尖。
她眨了眨眼,忽然起了玩心,不但没起身,反而在他怀里蹭了蹭:“这路也太颠了,我头晕。”
王墨霆明知道她在装模作样,却还是调整了坐姿,让她靠得更舒服些。
他的手臂僵硬地环着她,像是抱着什么易碎的珍宝。
车夫在外面高声道歉:“几位客官对不住了!这段路碎石多,再往前就平整了。”
冷月霜偷偷睁开一只眼,发现王墨霆正望着窗外出神,目光涣散无焦。
她忍不住弯了弯唇角,指尖轻轻戳了戳他的胸口:“喂,你还没给我讲故事呢。”
王墨霆垂眸看她,喉结滚动了一下:“嗯…你想听什么?”
“就讲讲…”她眼珠一转,“你第一次释放魔法是什么时候?”
傍晚时分,马车驶入一座繁华小镇。
“两位客官来得巧!”客栈老板热情招呼,“今日正逢庙会,街上可热闹了!”
冷月霜眼睛一亮,转头看向王墨霆,眸中满是期待。
王墨霆原本打算在客栈休息,但被她这么一看,拒绝的话怎么也说不出口。
“一个时辰。”他妥协道,“明天还要赶路,不能太晚。”
庙会比想象中还要热闹。
街道两旁摆满了小摊,卖糖人的、卖首饰的、卖各色小吃的,吆喝声此起彼伏。
行人摩肩接踵,王墨霆不得不时刻注意冷月霜不被挤散。
“墨霆,你看这个!”冷月霜在一个卖首饰的摊前停下,拿起一支银簪。
簪头是一朵精致的茉莉,与她身上的香气相得益彰。
王墨霆站在她身后,看她将簪子比在发间,转头问他:“好看吗?”
灯火阑珊处,她眸中映着万千光华。
他喉结微动,轻声道:“好看。”
摊主是个精明的老太太,立刻笑道:“公子好眼光!这簪子配这位姑娘再合适不过了。买下送给心上人吧?”
王墨霆耳根一热,冷月霜也红了脸。
但出乎意料的是,他竟真的掏钱买下了簪子。
“转身。”他低声道。
冷月霜乖乖转身,感觉他的手指轻轻穿过她的发丝,小心翼翼地将簪子别上。
他的动作很轻,像是怕弄疼她,指尖偶尔擦过她的头皮,引起一阵细微的战栗。
“好了。”
王墨霆的声音有些哑。
冷月霜抬手摸了摸发间的簪子,转身冲他嫣然一笑:“谢谢。”
回客栈的路上,两人都没说话,但气氛不再尴尬,反而有种默契的宁静。
经过一个卖糖画的摊子时,冷月霜突然拉住王墨霆的袖子:“我要那个龙形状的!”
王墨霆给她买了糖画,又在她吃得满嘴糖渍时无奈地递上手帕:“擦擦嘴角。”
冷月霜接过手帕,指尖相触的瞬间,两人都像被烫到一般微微一颤。
夜色渐深,街上的行人开始散去,王墨霆轻声道:“回去吧。”
冷月霜点点头,却在转身时悄悄勾住了他的小指。
王墨霆没有挣脱…
三日过后,长安城的轮廓终于出现在地平线上。
夕阳西沉,整座城池却仿佛被镀上一层金辉,灯火渐次点亮,宛如星河倾泻人间。
“这就是…长安?那座不夜城么?”冷月霜趴在车窗上,眸中映着远处璀璨的灯火,满是惊叹。
王墨霆望着她的侧脸,唇角不自觉扬起:“应该是吧。”
马车驶入城门,喧嚣声扑面而来。
街道两侧商铺林立,酒旗招展,行人如织,比他们沿途见过的任何一座城镇都要繁华数倍!
“刘姨!可算把您盼来了!”
一道清亮的女声从街角传来,王墨霆和冷月霜循声望去,只见一位约莫三十五六岁的妇人快步走来。
她身着素色棉布襦裙,发间只簪一支木钗,腰间系着青布围裙,手上还沾着些许面粉,显然是刚从灶间出来。
“阿芙!”刘婆婆笑吟吟地迎上去,两人亲热地挽着手臂,“你这丫头,怎么亲自来了?不是说让你家小子来接就行?”
赵芙——也就是刘婆婆的侄女——擦了擦手上的面粉,有些不好意思地笑道:“明诚今天在学堂帮先生整理书册,我想着反正面也发好了,干脆自己来接您。”
她这才注意到站在一旁的王墨霆和冷月霜,眼中闪过一抹讶色,“这两位是……”
“这位是老身路上结识的一位小友,另一位就是之前给你在书信上写的故人之后。”
刘婆婆拍了拍赵芙的手背,“墨霆,月霜,这是老身的侄女赵芙,在长安西市开了间小面馆。”
赵芙连忙行了一礼:“二位既是刘姨的亲近之人,便是我们家的贵客。”
她看了看天色,“时候不早了,咱们先回家吧?面还在灶上发着呢,今晚给刘姨接风,我做她最爱吃的羊肉馎饦。”
赵芙的家在长安城西的安仁坊,虽不是繁华地段,但胜在清净。
穿过几条青石板小巷,一行人来到一处朴素的宅院前。
院墙是用青砖砌成的,门楣上挂着块樟木匾,上书“静安居”三个端正的楷字。
赵芙推开斑驳的木门,里面是个收拾得井井有条的小院,墙角种着几株月季,一架葡萄藤爬满了半边院墙。
“寒舍简陋,让二位见笑了。”赵芙有些不好意思地引着众人进屋。
“东厢房已经收拾好了给刘姨住,西厢还有两间空着的,二位若不嫌弃…”
“已经很好了。”冷月霜真诚地说。
比起沿途住过的客栈,这处小院反倒让她觉得格外亲切。
正说着,院门又被推开,一个身着青色学子服的少年匆匆跑了进来。
“娘!我回来了!”
少年约莫十六七岁,肩上还背着书箱,额头上挂着细密的汗珠。
看到院中众人,他立刻整了整衣冠,恭恭敬敬地行礼:“学生赵明诚,见过诸位长辈。”
刘婆婆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缝:“明诚都长这么高了!上次见你时还是个拖着鼻涕的小娃娃呢!”
赵明诚不好意思地挠挠头,转向王墨霆和冷月霜时,眼中带着真诚的好奇:“二位是…”
“这是王公子和冷姑娘,”赵芙介绍道:“是刘婆婆的贵客,以后会住在西厢客房。”
赵明诚立刻郑重地行了一个书生礼:“寒门简陋,招待不周之处,还望二位海涵。”
王墨霆见他举止有度,心生好感:“赵小兄弟在哪个学堂读书?”
“回王公子的话,学生在崇文馆就学。”提到学堂,赵明诚眼中闪着光,“今日正巧是韩先生讲《论语》,所以回来得晚了些。”
冷月霜注意到他书箱边露出的一角书册,好奇道:“这是什么书?”
赵明诚小心翼翼地取出一本手抄册子:“这是学生整理的《诗经》注疏,韩先生说…”
“好了好了,”赵芙笑着打断儿子,“先让客人歇息,有什么学问上的事,晚饭后再聊不迟。”她转向王墨霆二人,“二位先去西厢安顿,我去灶上看看晚饭。明诚,去井边打些水来给客人洗漱。”
西厢房虽然简朴,但收拾得一尘不染。
冷月霜的房间窗下摆着一个小巧的梳妆台,台上放着一盏铜镜和一把木梳;王墨霆的房里则有一张书案,案上整齐地摆放着笔墨纸砚。
“这赵家母子,倒是难得的实在人。”王墨霆帮冷月霜放好行李,低声道。
冷月霜点点头,推开窗户。
夕阳的余晖洒在院中的葡萄架上,赵明诚正在井边打水,动作利落却不失文雅。
远处灶间飘来阵阵面香,隐约能听到赵芙和刘婆婆的说笑声。
这样温馨平凡的家庭氛围,是她在域外多年很少感受到的。
“墨霆,”她忽然转身,眼中带着少见的柔和,“今晚我想尝尝赵夫人做的羊肉馎饦。”
王墨霆看着她被夕阳镀上一层金边的侧脸,不自觉地放柔了声音:“好。”
院中传来赵明诚清朗的读书声,与灶间的炊烟一起,袅袅升向长安的夜空。
冷月霜搭上他的掌心,指尖微凉。
长安的夜风拂过,带着淡淡的花香。
他们的故事,才刚刚开始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