雷鸣如刀断命魂
秋雨如雷鸣。
雷鸣如刀。
疼。
雨丝密织着挂下帘幕,将客栈与外界断绝。
青衣少年依着床头,手上腿上裹着干净的绢布,卷发铺地,神情淡淡。
那遭人追杀千里的幼童,已裹着被子,蜷在他腿边睡着了。
原主只吃过习武学文的苦,一副少年身躯尚未长成,耐痛的本事不佳。
只稍受憋屈,便已耳目蒙胧。况且他神魂缺损,飘零不定,对外界的感知大为受限。
但他已觉察到与那波黑衣人相同的杀气。
杀气是最锐的刃。
敲门声。
青衣少年略抬起头,冲送水送饭进来的小二笑了一笑。
小二微怔。
这人左目带疤,原应凶神恶煞。
却因眼容美丽、双眉清秀,使得这又深又红的一道似替绢帛之上扎了朵红花,另添殊色。
“客官,您的菜。”
“多谢。”轻声道。
一把杀人刀立在床侧。
黑鞘,黑红刀柄,滴血混着雨水。
“小二”搁下吃食,一溜烟出去了。
青衣少年动了动。
杀手?
女杀手。
不,不是杀手。
那扮作店小二的女子,虽身有戾气、杀气,却并非冲他二人而来,估摸着是哪个行走江湖的侠女,有些异装癖罢了。
他撑起身,面对铜镜,拿药膏擦着眼皮。
若说温明庭算是样貌尚可,相比之下,这幅身子的面容足称上佳。
长眉,桃花眼,卷发如云,同样青衣,二人穿来截然不同。
他叹了口气。
随云啊。
燕山不远,棺材里有银两被他刨了出来,足够应付一路吃喝;
这幼童身体康健,意志力顽强,随他赶路,并不拖累。
搁下药膏,蹭回榻边。
幼童已醒了,关心他的腿伤。
“师兄,你的腿怎么样?”
“我很好。”他说。
“你好好休息,雨停之后,我们继续赶路。”
他此时头痛欲裂,已将身上剑伤俱都抛掷到九霄云外去了。
身体创痛,尚可强忍。
神魂创伤,沉重不愈。
幸得有那道宏大的愿力滋养身魂,不致人事不省,余下的力量,还姑且得以护这孩子周全。
“师兄……”幼童不信,眼睫扑闪,期期艾艾唤他。
他抬起手,摸了摸孩子蓬乱的头发,递过一块饼。
幼童慢条斯理地啃着这块蔫吧饼子,嘴被堵上了。
“咔——”
倏忽间,一剑寒光破窗而入。
带来风雨连绵。
“唰啦——”
青衣少年猛地站身起来。
杀生刀出鞘。
乍醒过来,正抱着饼啃得忘我的幼童,也提起十二分警惕,紧贴着他。
“一条漏网的金鳞鱼。”
依旧是朝廷的人,一群人。
黑衣,蒙面,梅花刀。
杀生刀对夺命刀。
青衣少年腿遭重创,毒素侵入骨髓,移动极不便利。迎上成群刀影很是吃力。以一敌多且需护着孩子,俨然是活的靶子。
他长袖翻转,青衣曳地,刃卷三周,挑飞几条尖刀。
“咔嚓——”
突兀一声。
“砰!砰!”
一条着黑灯笼裤的长腿抻了进来,噔楞几下,踢飞两个黑衣包裹的大屁股。
青衣少年那边登时压力大减,刀势刚猛横扫一片,略得喘息之机。
青衣少年,
灰衣小二。
两人四目相对,似乎有种奇异默契。
那去而复返的店小二,三剑击出、穿梭人群,胳臂夹住幼童的腰,连跳纵跃,疾行于漫天雨幕中。
“咔、咔咔……”
几度被人以蛮力破开的窗子此时摇摇欲坠,在风雷中发出凄绝的呜咽。
幼童突然之间被人掳去,一条皂色头巾裹上脑袋,眼前景象全不可见。
他挣扎不止,朝着逐渐远去的客栈破窗方向大声呼喊:
“师兄——!”
那着黑灯笼裤灰布衣衫的小二,疾步飞掠,距离客栈越行越远。
行路中,执细剑的手翻腕一转,剑柄一杵,毫不客气地狠狠摁下幼童胡乱扑腾的头。
“不想变成梅花刀下的鬼,就把尾巴夹紧了。”
清越女声。
果真是侠女。
使一手快剑。
幼童霎时默然无声,乖乖地缩起了脑袋,不再动弹。
又一人平白为他涉险,萍水相逢,他如何能够报答。
师兄那处危局凶险,生死尚且不知;
这位侠女,带上他,前路亦险阻万重。
侠女提气连掠数丈,已有二三黑衣持梅花刀之人追上她的衣角。
剩五六余人仍留原地与青衣少年缠斗不休。
一道惊雷伴闪电,刹那间将昏晦雨夜照如白昼。
白昼下刀与刀的交锋无所遁形。
锵——
朝廷的刀与剑自有其流派。而这幅身体所持的记忆已是模糊不清,他刀功潦草,借兵刃之威勉强抗衡几人。
虽体力精力尚未极限,眼力洞察力超人,然而终究是寡难敌众,又兼腿伤拖累,杀的极慢。
待他处理完余下几人,想要追赶那侠女,已是来不及了。
稍行几步,她已夹着孩子折了回来。
“师兄——!”
你没事真是太好了。
人尚相距数百米,幼嫩嗓音已远远传来。
那一身店小二打扮的女子,发丝倾泻。
她左臂揽着孩子屁股,无暇动作,便冲他挥起握剑那只手。
他这才看清她的剑。
剑长约莫三尺二寸,剑茎仅四寸,柳叶剑身。最宽处不过两指,厚度不足半分,青铜为骨,在雨幕中隐隐折出青蓝冷光。
剑是好剑,人更是妙极。
他对着二人放松地一笑,有些脱力,身形微晃。
“避雨去。”女子扬眉,把孩子丢还给他,自翻窗跃入室内。
触到师兄前襟湿了一大片,不是雨水,是黏稠的。
孩童紧张地探过手碰他的脸。
“师兄,你没事罢。”
“我很好。”
他抱着孩子,也并提气翻了进去。
房间内。
女子低下头,神情专注,摸黑捏着他的手重新打绷带。
数万年间,一双手只握过刀剑的老光棍,哪里经得住这般。
他登时脸红耳热,羞臊得抬不起头来,腰都弯了下去,像朵含羞花。
幸而屋内昏黑一片,无人得见。
“你是谁?”
她一面替他清理着创口,一面有一搭无一搭地同他聊着天。
说是聊天,实质上应当算是单方面问话。
她问,他答。
“燕山派,李随云。”
李随云乖乖答话。
“怎么认识的?”
黑暗中,她冲幼童方向挑挑眉。
他失笑。问这么多。
“萍水相逢。”你我亦是。
“往哪处去?”
“回燕山。”
女子笑他。
“还道你是热心肠,原来只是个拐孩子的。”
“嗯,”他不动声色抽回手,拢了拢袖摆。“带他回家。”
雷鸣如刀。
疼。
雨丝密织着挂下帘幕,将客栈与外界断绝。
青衣少年依着床头,手上腿上裹着干净的绢布,卷发铺地,神情淡淡。
那遭人追杀千里的幼童,已裹着被子,蜷在他腿边睡着了。
原主只吃过习武学文的苦,一副少年身躯尚未长成,耐痛的本事不佳。
只稍受憋屈,便已耳目蒙胧。况且他神魂缺损,飘零不定,对外界的感知大为受限。
但他已觉察到与那波黑衣人相同的杀气。
杀气是最锐的刃。
敲门声。
青衣少年略抬起头,冲送水送饭进来的小二笑了一笑。
小二微怔。
这人左目带疤,原应凶神恶煞。
却因眼容美丽、双眉清秀,使得这又深又红的一道似替绢帛之上扎了朵红花,另添殊色。
“客官,您的菜。”
“多谢。”轻声道。
一把杀人刀立在床侧。
黑鞘,黑红刀柄,滴血混着雨水。
“小二”搁下吃食,一溜烟出去了。
青衣少年动了动。
杀手?
女杀手。
不,不是杀手。
那扮作店小二的女子,虽身有戾气、杀气,却并非冲他二人而来,估摸着是哪个行走江湖的侠女,有些异装癖罢了。
他撑起身,面对铜镜,拿药膏擦着眼皮。
若说温明庭算是样貌尚可,相比之下,这幅身子的面容足称上佳。
长眉,桃花眼,卷发如云,同样青衣,二人穿来截然不同。
他叹了口气。
随云啊。
燕山不远,棺材里有银两被他刨了出来,足够应付一路吃喝;
这幼童身体康健,意志力顽强,随他赶路,并不拖累。
搁下药膏,蹭回榻边。
幼童已醒了,关心他的腿伤。
“师兄,你的腿怎么样?”
“我很好。”他说。
“你好好休息,雨停之后,我们继续赶路。”
他此时头痛欲裂,已将身上剑伤俱都抛掷到九霄云外去了。
身体创痛,尚可强忍。
神魂创伤,沉重不愈。
幸得有那道宏大的愿力滋养身魂,不致人事不省,余下的力量,还姑且得以护这孩子周全。
“师兄……”幼童不信,眼睫扑闪,期期艾艾唤他。
他抬起手,摸了摸孩子蓬乱的头发,递过一块饼。
幼童慢条斯理地啃着这块蔫吧饼子,嘴被堵上了。
“咔——”
倏忽间,一剑寒光破窗而入。
带来风雨连绵。
“唰啦——”
青衣少年猛地站身起来。
杀生刀出鞘。
乍醒过来,正抱着饼啃得忘我的幼童,也提起十二分警惕,紧贴着他。
“一条漏网的金鳞鱼。”
依旧是朝廷的人,一群人。
黑衣,蒙面,梅花刀。
杀生刀对夺命刀。
青衣少年腿遭重创,毒素侵入骨髓,移动极不便利。迎上成群刀影很是吃力。以一敌多且需护着孩子,俨然是活的靶子。
他长袖翻转,青衣曳地,刃卷三周,挑飞几条尖刀。
“咔嚓——”
突兀一声。
“砰!砰!”
一条着黑灯笼裤的长腿抻了进来,噔楞几下,踢飞两个黑衣包裹的大屁股。
青衣少年那边登时压力大减,刀势刚猛横扫一片,略得喘息之机。
青衣少年,
灰衣小二。
两人四目相对,似乎有种奇异默契。
那去而复返的店小二,三剑击出、穿梭人群,胳臂夹住幼童的腰,连跳纵跃,疾行于漫天雨幕中。
“咔、咔咔……”
几度被人以蛮力破开的窗子此时摇摇欲坠,在风雷中发出凄绝的呜咽。
幼童突然之间被人掳去,一条皂色头巾裹上脑袋,眼前景象全不可见。
他挣扎不止,朝着逐渐远去的客栈破窗方向大声呼喊:
“师兄——!”
那着黑灯笼裤灰布衣衫的小二,疾步飞掠,距离客栈越行越远。
行路中,执细剑的手翻腕一转,剑柄一杵,毫不客气地狠狠摁下幼童胡乱扑腾的头。
“不想变成梅花刀下的鬼,就把尾巴夹紧了。”
清越女声。
果真是侠女。
使一手快剑。
幼童霎时默然无声,乖乖地缩起了脑袋,不再动弹。
又一人平白为他涉险,萍水相逢,他如何能够报答。
师兄那处危局凶险,生死尚且不知;
这位侠女,带上他,前路亦险阻万重。
侠女提气连掠数丈,已有二三黑衣持梅花刀之人追上她的衣角。
剩五六余人仍留原地与青衣少年缠斗不休。
一道惊雷伴闪电,刹那间将昏晦雨夜照如白昼。
白昼下刀与刀的交锋无所遁形。
锵——
朝廷的刀与剑自有其流派。而这幅身体所持的记忆已是模糊不清,他刀功潦草,借兵刃之威勉强抗衡几人。
虽体力精力尚未极限,眼力洞察力超人,然而终究是寡难敌众,又兼腿伤拖累,杀的极慢。
待他处理完余下几人,想要追赶那侠女,已是来不及了。
稍行几步,她已夹着孩子折了回来。
“师兄——!”
你没事真是太好了。
人尚相距数百米,幼嫩嗓音已远远传来。
那一身店小二打扮的女子,发丝倾泻。
她左臂揽着孩子屁股,无暇动作,便冲他挥起握剑那只手。
他这才看清她的剑。
剑长约莫三尺二寸,剑茎仅四寸,柳叶剑身。最宽处不过两指,厚度不足半分,青铜为骨,在雨幕中隐隐折出青蓝冷光。
剑是好剑,人更是妙极。
他对着二人放松地一笑,有些脱力,身形微晃。
“避雨去。”女子扬眉,把孩子丢还给他,自翻窗跃入室内。
触到师兄前襟湿了一大片,不是雨水,是黏稠的。
孩童紧张地探过手碰他的脸。
“师兄,你没事罢。”
“我很好。”
他抱着孩子,也并提气翻了进去。
房间内。
女子低下头,神情专注,摸黑捏着他的手重新打绷带。
数万年间,一双手只握过刀剑的老光棍,哪里经得住这般。
他登时脸红耳热,羞臊得抬不起头来,腰都弯了下去,像朵含羞花。
幸而屋内昏黑一片,无人得见。
“你是谁?”
她一面替他清理着创口,一面有一搭无一搭地同他聊着天。
说是聊天,实质上应当算是单方面问话。
她问,他答。
“燕山派,李随云。”
李随云乖乖答话。
“怎么认识的?”
黑暗中,她冲幼童方向挑挑眉。
他失笑。问这么多。
“萍水相逢。”你我亦是。
“往哪处去?”
“回燕山。”
女子笑他。
“还道你是热心肠,原来只是个拐孩子的。”
“嗯,”他不动声色抽回手,拢了拢袖摆。“带他回家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