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七章 整军之务
林筱曼站在青州营的校场上。
五月的阳光透过薄雾洒下来,将整个营地镀上一层金色。她深吸一口气,空气中混合着青草与铁锈的味道,这是军营特有的气息。
“林姑娘来得真早!”
管亥洪亮的声音从身后传来。这位青州将领今天没穿铠甲,只着一件粗布短打,露出结实的手臂。他身后跟着几位校尉,都是上次演武时见过的面孔。
“管将军。”林筱曼拱手行礼,“不知今日需要我做些什么?”
“嗨,别这么客气!"管亥大手一挥,“先看看弟兄们操练,有什么不妥的尽管说!”
校场上,数百名士兵正在练习枪阵。林筱曼跟着管亥沿着场边巡视,目光不自觉地被士兵们的动作吸引。虽然阵型整齐,但她总觉得哪里不对劲。
“停!”管亥突然大喝一声,“张三,你那枪拿得跟烧火棍似的!重来!”
被点名的士兵涨红了脸,重新摆好架势。系统识别到枪兵的动作,在林筱曼的脑海中演示出一套标准的示范。林筱曼盯着看了一会儿,对比了几次突然明白了问题所在。
“管将军,能否让我试试?”
管亥挑了挑浓眉,但还是递过自己的长枪。林筱曼接过武器,沉甸甸的手感让她差点脱手。她勉强摆了个架势,立刻引来一阵善意的哄笑。
“不是这样。“她红着脸放下枪,“我是说,他们的动作太僵硬了。虽然我不懂枪法,但幼时看父亲操舞过,他的动作要更加流畅。”
她走到一个士兵身边,比划着:“父亲说□□出去时,腰要这样转,力道才能从脚底传上来。”
士兵将信将疑地试了试,枪尖破空的声音立刻清脆了许多。
“咦?确实顺手了!”
管亥瞪大了眼睛:“林姑娘还懂这个?”
林筱曼不好意思地笑了笑:“嘿嘿,略知一二,略知一二。”
接下来的时间里,她跟着管亥走遍整个营地,从枪阵到弓弩,一一提出改进建议。士兵们从最初的怀疑到渐渐信服,有几个年轻的小兵甚至开始叫她“师父”。
正午时分,林筱曼坐在营帐外休息,额头上布满细密的汗珠。一个皮肤黝黑的小兵怯生生地走过来,递上一碗清水。
“姑娘,喝点水吧。”
“谢谢。”林筱曼接过碗,发现小兵不过十五六岁年纪,眼神清澈得不像个老兵,“你叫什么名字?”
“俺叫二牛。”小兵挠挠头,“姑娘刚才教的那个法子真好用,俺现在射箭胳膊不酸了。”
林筱曼正想说话,营地门口突然传来一阵骚动。她抬头望去,只见一队人马缓缓而入,为首的正是荀彧。他今天穿了一身靛青色官服,在阳光下显得格外醒目。
“荀主簿!”管亥大步迎上去。
荀彧翻身下马,他看起来清瘦,但腰背却很坚实,动作干净利落:“来看看整编进展。”他的目光扫过营地,最后落在林筱曼身上,“看来林姑娘已经熟悉这里了。”
林筱曼赶紧起身行礼,二牛见状,一溜烟跑走了。
“荀主簿。”她小跑过去,“您怎么来了?”
“主公命我巡视各营。”荀彧从袖中取出一卷竹简,“这是新的军制章程,需要与管将军商议。”
管亥搓着手:“正好正好!某家也有事要请教荀主簿。”他转头对林筱曼道,“林姑娘,你先带文若先生转转,某家去安排酒食!”
不等林筱曼回应,管亥已经大步流星地走了。她站在原地,手足无措地看着荀彧。
“带路吧。”荀彧淡淡道。
林筱曼领着荀彧在营中穿行,一一介绍这几日的改动。荀彧听得很认真,偶尔点头,偶尔提问。当他们走到弓弩训练场时,二牛正在练习新学的射箭姿势。
“这是?”
“我教他们的一些小技巧。”林筱曼解释道,“主要是发力方式上的调整。”
荀彧眼中闪过一丝讶异:“不会说,武艺也‘略同一二’或‘略知皮毛’吧?”
林筱曼乌黑的眼睛滴溜一转,心想着想在三国第一梯队谋士面前瞒天过海,怎么可能,于是嘿嘿一笑,“我都是瞎说的,没想到真有用。”
荀彧没有追问,而是走到二牛身边:“能让我试试吗?”
二牛诚惶诚恐地递上长弓。荀彧接过,搭箭拉弦,动作一气呵成。箭矢破空而出,正中靶心。
林筱曼惊讶地睁大眼睛。她从未想过看起来文质彬彬的荀彧,箭术竟然如此精湛。
“略懂皮毛。”荀彧将弓还给二牛,仿佛看穿了她的想法,“君子六艺,射为其一。”不知为何林筱曼总觉其中有些揶揄的意味,事实上他阴阳不止一次了。
震惊!史书中那个儒雅智慧又香喷喷的荀令君是这样什儿的?
他们继续巡视,来到一处新建的营帐前。帐外挂着块木牌,上面歪歪扭扭地刻着“讲武堂”三个字。
“这里是?”
“管将军让人建的。”林筱曼解释道,“说是让军中有谋略的得空时给将士们讲讲兵法。“
荀彧挑了挑眉:“恐怕林姑娘是他们的不二人选罢。林姑娘应许了?”
“还没有。”她叹口气,“我怕讲不好。”我有舞台恐惧症,林筱曼没好意思说。
“无妨。”荀彧掀开帐帘走进去,“正好检验你的学习成果。”
帐内陈设简单,只有几张矮案和一块大木板,板上用炭笔画着简易的地形图。荀彧走到板前,伸手抚过那些线条。
“画得不错。”
林筱曼的脸一下子热了起来:“随手画的。”
荀彧突然转身:“明日我来听你讲课。”
“什么?”林筱曼差点咬到舌头,“这...这太突然了!”
“就讲《孙子兵法》始计篇。”荀彧仿佛没听到她的抗议,“用你理解的方式讲。”
林筱曼张了张嘴,却不知该如何拒绝。她知道,这又是一次考验。
傍晚时分,荀彧与管亥商议完军务,准备返回主营。林筱曼跟在他身后,脑子里还在想着明天讲课的事。
“这个给你。”
荀彧突然递来一卷竹简。林筱曼接过一看,是《孙子兵法》的注释本,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批注,字迹清隽有力。
荀彧翻身上马,“或许对你有用。”
林筱曼捧着竹简,感觉心头涌起一股暖流:“谢谢荀主簿。”
荀彧点点头,策马而去。夕阳将他的背影拉得很长,林筱曼站在原地,直到那身影消失在尘土中。
回到自己的营帐,林筱曼迫不及待地展开竹简。荀彧的批注详尽而精辟,有些见解甚至让她这个现代人都感到惊艳。她一边研读,一边在木板上练习讲解,不知不觉已是深夜。
【系统提示:兵法理解度提升】
【当前进度:45/100】
林筱曼揉了揉酸涩的眼睛,吹灭油灯。明天将是她在众人面前的第一次正式讲课,想到这里,她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了。
窗外,一轮明月高悬,清冷的月光洒在营地中。
五月的阳光透过薄雾洒下来,将整个营地镀上一层金色。她深吸一口气,空气中混合着青草与铁锈的味道,这是军营特有的气息。
“林姑娘来得真早!”
管亥洪亮的声音从身后传来。这位青州将领今天没穿铠甲,只着一件粗布短打,露出结实的手臂。他身后跟着几位校尉,都是上次演武时见过的面孔。
“管将军。”林筱曼拱手行礼,“不知今日需要我做些什么?”
“嗨,别这么客气!"管亥大手一挥,“先看看弟兄们操练,有什么不妥的尽管说!”
校场上,数百名士兵正在练习枪阵。林筱曼跟着管亥沿着场边巡视,目光不自觉地被士兵们的动作吸引。虽然阵型整齐,但她总觉得哪里不对劲。
“停!”管亥突然大喝一声,“张三,你那枪拿得跟烧火棍似的!重来!”
被点名的士兵涨红了脸,重新摆好架势。系统识别到枪兵的动作,在林筱曼的脑海中演示出一套标准的示范。林筱曼盯着看了一会儿,对比了几次突然明白了问题所在。
“管将军,能否让我试试?”
管亥挑了挑浓眉,但还是递过自己的长枪。林筱曼接过武器,沉甸甸的手感让她差点脱手。她勉强摆了个架势,立刻引来一阵善意的哄笑。
“不是这样。“她红着脸放下枪,“我是说,他们的动作太僵硬了。虽然我不懂枪法,但幼时看父亲操舞过,他的动作要更加流畅。”
她走到一个士兵身边,比划着:“父亲说□□出去时,腰要这样转,力道才能从脚底传上来。”
士兵将信将疑地试了试,枪尖破空的声音立刻清脆了许多。
“咦?确实顺手了!”
管亥瞪大了眼睛:“林姑娘还懂这个?”
林筱曼不好意思地笑了笑:“嘿嘿,略知一二,略知一二。”
接下来的时间里,她跟着管亥走遍整个营地,从枪阵到弓弩,一一提出改进建议。士兵们从最初的怀疑到渐渐信服,有几个年轻的小兵甚至开始叫她“师父”。
正午时分,林筱曼坐在营帐外休息,额头上布满细密的汗珠。一个皮肤黝黑的小兵怯生生地走过来,递上一碗清水。
“姑娘,喝点水吧。”
“谢谢。”林筱曼接过碗,发现小兵不过十五六岁年纪,眼神清澈得不像个老兵,“你叫什么名字?”
“俺叫二牛。”小兵挠挠头,“姑娘刚才教的那个法子真好用,俺现在射箭胳膊不酸了。”
林筱曼正想说话,营地门口突然传来一阵骚动。她抬头望去,只见一队人马缓缓而入,为首的正是荀彧。他今天穿了一身靛青色官服,在阳光下显得格外醒目。
“荀主簿!”管亥大步迎上去。
荀彧翻身下马,他看起来清瘦,但腰背却很坚实,动作干净利落:“来看看整编进展。”他的目光扫过营地,最后落在林筱曼身上,“看来林姑娘已经熟悉这里了。”
林筱曼赶紧起身行礼,二牛见状,一溜烟跑走了。
“荀主簿。”她小跑过去,“您怎么来了?”
“主公命我巡视各营。”荀彧从袖中取出一卷竹简,“这是新的军制章程,需要与管将军商议。”
管亥搓着手:“正好正好!某家也有事要请教荀主簿。”他转头对林筱曼道,“林姑娘,你先带文若先生转转,某家去安排酒食!”
不等林筱曼回应,管亥已经大步流星地走了。她站在原地,手足无措地看着荀彧。
“带路吧。”荀彧淡淡道。
林筱曼领着荀彧在营中穿行,一一介绍这几日的改动。荀彧听得很认真,偶尔点头,偶尔提问。当他们走到弓弩训练场时,二牛正在练习新学的射箭姿势。
“这是?”
“我教他们的一些小技巧。”林筱曼解释道,“主要是发力方式上的调整。”
荀彧眼中闪过一丝讶异:“不会说,武艺也‘略同一二’或‘略知皮毛’吧?”
林筱曼乌黑的眼睛滴溜一转,心想着想在三国第一梯队谋士面前瞒天过海,怎么可能,于是嘿嘿一笑,“我都是瞎说的,没想到真有用。”
荀彧没有追问,而是走到二牛身边:“能让我试试吗?”
二牛诚惶诚恐地递上长弓。荀彧接过,搭箭拉弦,动作一气呵成。箭矢破空而出,正中靶心。
林筱曼惊讶地睁大眼睛。她从未想过看起来文质彬彬的荀彧,箭术竟然如此精湛。
“略懂皮毛。”荀彧将弓还给二牛,仿佛看穿了她的想法,“君子六艺,射为其一。”不知为何林筱曼总觉其中有些揶揄的意味,事实上他阴阳不止一次了。
震惊!史书中那个儒雅智慧又香喷喷的荀令君是这样什儿的?
他们继续巡视,来到一处新建的营帐前。帐外挂着块木牌,上面歪歪扭扭地刻着“讲武堂”三个字。
“这里是?”
“管将军让人建的。”林筱曼解释道,“说是让军中有谋略的得空时给将士们讲讲兵法。“
荀彧挑了挑眉:“恐怕林姑娘是他们的不二人选罢。林姑娘应许了?”
“还没有。”她叹口气,“我怕讲不好。”我有舞台恐惧症,林筱曼没好意思说。
“无妨。”荀彧掀开帐帘走进去,“正好检验你的学习成果。”
帐内陈设简单,只有几张矮案和一块大木板,板上用炭笔画着简易的地形图。荀彧走到板前,伸手抚过那些线条。
“画得不错。”
林筱曼的脸一下子热了起来:“随手画的。”
荀彧突然转身:“明日我来听你讲课。”
“什么?”林筱曼差点咬到舌头,“这...这太突然了!”
“就讲《孙子兵法》始计篇。”荀彧仿佛没听到她的抗议,“用你理解的方式讲。”
林筱曼张了张嘴,却不知该如何拒绝。她知道,这又是一次考验。
傍晚时分,荀彧与管亥商议完军务,准备返回主营。林筱曼跟在他身后,脑子里还在想着明天讲课的事。
“这个给你。”
荀彧突然递来一卷竹简。林筱曼接过一看,是《孙子兵法》的注释本,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批注,字迹清隽有力。
荀彧翻身上马,“或许对你有用。”
林筱曼捧着竹简,感觉心头涌起一股暖流:“谢谢荀主簿。”
荀彧点点头,策马而去。夕阳将他的背影拉得很长,林筱曼站在原地,直到那身影消失在尘土中。
回到自己的营帐,林筱曼迫不及待地展开竹简。荀彧的批注详尽而精辟,有些见解甚至让她这个现代人都感到惊艳。她一边研读,一边在木板上练习讲解,不知不觉已是深夜。
【系统提示:兵法理解度提升】
【当前进度:45/100】
林筱曼揉了揉酸涩的眼睛,吹灭油灯。明天将是她在众人面前的第一次正式讲课,想到这里,她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了。
窗外,一轮明月高悬,清冷的月光洒在营地中。